7月17日, 六安二中河西校区
副校长李铁柱郑重地将一封印着
“空军航空大学”字样的录取通知书
递到高三(18)班 鲁济民手中,
“恭喜你成为空军飞行学员!”
作为该校首位被录取为
空军飞行学员的学生,
这份通知书在少年的手中,
仿佛已然承载起那沉甸甸的蓝天使命。
通知书外壳被拆开的瞬间,一个立体飞机模型骤然展开,宛如要冲破纸面腾空而起。鲁济民的父亲鲁先进激动地拍了拍儿子的后背,兴奋地说:“儿子,你真棒!这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!”
展开剩余75%在他看来, 儿子为了保护视力,三年里几乎不碰手机,还坚持锻炼身体、努力提升成绩……“孩子有这份自律,作为家长十分欣慰。”
“高中三年,我悟透了‘稳’与‘韧’两个字。”鲁济民说道。课堂上,他从不贪多求快,总是把知识点彻底弄懂才继续往下学习;遇到难题时,就像在解迷宫,“卡壳的时候,会逼着自己多尝试几种方法,错题本都被翻得卷了边,进步自然而然就来了。”他有一些习惯: 睡前十分钟复盘当天所学的内容,周末留半天时间整理疑问,每天坚持体育锻炼。“这些小小的坚持,比熬夜刷题更有用。”
这份坚持,源于他深埋心底的“蓝天梦”。 “爷爷是军人,我从小听他讲军营故事,总觉得天空有种魔力。”鲁济民记得小时候看到歼击机划破云层的那一刻,他就暗下决心:“要做驾驭这种力量的人。”后来,他读了很多飞行员的故事,更加向往那种“技术+勇气”的担当——既要有精准操控的专业能力,也要有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冷静定力。
招飞考核中的经历,让他更加体会到这种担当的分量。“定向考核让我印象最深,考官喊‘80度’,就要瞬间转准,1040度转下来,头都晕了。”他边说边比划着,“还有转椅测验,一分钟旋转后,看什么都在晃。”那时他才明白,飞行员的冷静并非天生,而是通过训练得来的。
班主任周小洋老师看着录取信息,满眼欣慰地说:“鲁济民高中三年期间,展现出了良好的综合素养与坚定的报国志向。在学业上,他踏实认真、勤奋刻苦, 特别是在高三这一年,为了圆梦蓝天,更加努力奋斗;在身体和心理素质上,他经常参加体育运动,拥有健康良好的体魄,且心理素质稳健,抗压能力强,充分展现了军人的潜质。”周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,叮嘱道:“愿你日后能够展翅翱翔,保卫祖国,平安起落,为国防大业贡献一份力量。”
“暑假打算再加把劲!”鲁济民眼里闪着光,“每周一、三、五跑3公里,二、四、六练核心力量,把体能再往上提提。”最让他期待的是报到那天,“听说要坐运-20去学校,长这么大第一次坐飞机,想想都热血沸腾!”他攥紧拳头,“到了航校,我一定好好学技术、练本领,争取早日驾机升空,守护好祖国的蓝天!”
鲁济民考取空军飞行学员,即将翱翔蓝天、守护领空!这是他矢志报国、刻苦拼搏的成果,更是六安二中河西校区深耕国防教育、厚植家国情怀的体现。
六安二中河西校区始终将国防教育视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石。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坚实保障,青年一代的国防意识与担当精神关乎民族未来。为此,学校始终坚持思想引领铸魂,将爱国主义、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融入课堂主渠道和校园文化,通过历史课堂、主题班会、英雄事迹报告会等形式,引导学生铭记历史、崇敬英雄,将爱国情、强国志、报国行内化于心;坚持用多元活动育人,精心组织国防知识竞赛、军事科技讲座、红色研学实践等活动,让学生在参与中感知国防魅力,了解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,增强对人民军队的认同与向往之情;坚持实践锤炼砺志,积极开展军事技能体验、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,磨炼学生意志品质,培养纪律观念、团队协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作风,为有志青年投身国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。
学校将以此为契机,继续深化国防教育改革,丰富教育内涵,拓展教育途径,努力培养更多心系国防、素质全面、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,为科技强军、人才强军贡献应有的力量!
发布于:安徽省辉煌优配-配资公司app-配资账户-股票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